时隔8年,荷兰法院终于对2014年马航MH17客机在乌克兰坠机事件的4名涉案人员作出了判决,其中两名俄罗斯人和一名乌克兰人因构成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另一人被判无罪。

此外,荷兰法院还认定,MH17是被一枚从乌克兰发射的俄制导弹击落的,造成了298人死亡。据媒体报道,此次判决非最终结果,检方和嫌疑人有可以在两周内进行上诉。

巧合的是,前两天波兰也遭到了“从乌克兰发射的防空导弹”的误伤,两个意外事件发生在同一地区,情节惊人的相似,又在同一时间被各方炒作。

MH17坠机残骸

一、马航坠机案判决出炉,多方火速表态支持

实际上,从马航MH17空难至今已经过去了8年,虽然国际社会针对此案展开了一些列调查,但真相如何、到底谁该对此负责一直充满争议,以至于今天才在这样一个敏感时间作出了对俄方不利的判决。

2014年是不幸的一年,马航两架波音777客机坠毁,一架是失踪在大洋深处的MH370,另一架就是在乌克兰东部被防空导弹击落的MH17。

惨案发生后,西方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俄罗斯,媒体跟风炒作是俄罗斯的“山毛榉”导弹击落了MH17,尽管俄方提供了证据证明与此事无关,但西方国家仍认定俄罗斯应该对此负责。

恰逢同一年,俄罗斯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接管了克里米亚,于是西方国家抓着坠机案对俄罗斯进行了长时间的声讨和谴责。

海牙国际法庭

此次波兰遇袭事件也是,尽管俄方提供了和自己无关的证据,但西方仍然要求俄罗斯负责,在西方看来,地区动荡是俄罗斯造成的,只要是该地区发生的一切恶性事件都可以因此甩锅给俄罗斯。

荷兰法院声称,受到判决的4名嫌疑人曾在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中担任要职,目前仍然在逃。

按照法院的调查结果,是亲俄武装策划了攻击,那必然跟俄罗斯脱不了干系,俄罗斯理应对此负责。对此,各相关方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1、荷兰:

荷兰首相马克?吕特表示,此次判决结果很重要,但还没有下定论,因为嫌疑人仍能上诉;荷兰外交大臣沃普克·霍克斯特拉则指出,此次判决是通向真相和正义的重要一步。

荷兰首相马克?吕特

虽然荷兰方面没有直接把帽子戴到俄罗斯头上,但其实际行动和模糊的语言暗示分明就是在引导国际社会坐实俄罗斯的“犯罪行为”,在舆论上持续对俄施压。

2、美国: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判决当天发布了一份书面声明:称美国欢迎今天的决定,俄罗斯支持的乌克兰亲俄武装应该对坠机事件负责。

布林肯还表示,虽然已经迈出了伸张正义的重要一步,但仍需要满足联合国安理会第2166号决议,将肇事者抓捕归案。

本来美国也是调查参与方,判决结果出来后,直接表个态就行了,但是此番高调的回应,足以说明,对于当前的结果,美国是很满意的。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3、乌克兰:

发生这种事,乌克兰当然也要来刷一刷存在感。泽连斯基表示,海牙法庭的判决,对凶手追责也很重要,如果犯罪而不受惩罚就会引起新的犯罪,并声称“俄罗斯也应该受到惩罚”。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则表示,“乐于见到”此次判决,完全就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还专门拿过去的事件和今天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做类比,呼吁国际社会继续追究俄罗斯“发动战争的罪责”。

幸亏前两天拜登还难得地帮俄罗斯“解释”了一番,否则只要乌克兰和波兰咬定是俄罗斯发射了导弹,那波兰导弹事件或许就会像马航案一样,变成“罗生门”,俄罗斯百口莫辩。

4、联合国:

联合国官员则指出,此次判决是朝正义和公平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就是说,负责独立调查的官方组织也对荷兰法院的裁决表示认可了。

二、俄罗斯直斥西方“无耻”,拒绝接受裁决结果

对于西方国家的集体指责,俄罗斯外交部直斥荷兰法院作出了一个“可耻”的裁决。

俄方指责联合调查小组对俄罗斯抱有成见,荷兰当局向法院施加了压力,导致法院处于政治动机作出了不公正的司法判决。

此外,俄罗斯还指责美国本可以提供空难当天的清晰卫星图像,但美国拒绝提供帮助澄清事实。

对此,俄方表示,这是法律诉讼史上最可耻的判决之一,此次审判不会产生任何法律效应,俄罗斯也拒绝荷方引渡两名俄罗斯被告的要求。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三、坠机事件迷雾重重,西方盯上俄“一票否决权”

到俄罗斯回应为止,坠机案恐怕会再次陷入僵局。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必须对两名俄罗斯人追责,但俄罗斯严词的拒绝了。

从结果来看肯定是对俄罗斯不利的,发动“恐怖袭击”、“包庇罪犯”、“无视联合国决议”的帽子或许都会往俄罗斯头上扣。

实际上,这不是俄罗斯第一次拒绝荷兰法庭的引渡要求了,坠机事故发生之后,联合国马上就决定设立国际法庭对肇事者追责,结果俄罗斯动用否决权阻止了这一决议的通过。

当时,俄方代表丘尔金表示,设立国际法庭并不是想查明真相,而是出于政治目的。

俄罗斯外交官丘尔金

从现有证据来看,MH17坠毁在距离俄罗斯边境60公里的顿涅斯克,黑匣子数据显示,飞机是遭到爆炸性减压而坠毁,现场也发现了俄制“山毛榉”防空导弹。

当然,光凭这还无法定俄罗斯的罪,但美国在证据不充分,事实不清晰的情况下直接指控俄罗斯与坠机案有直接关联。声称客机是被俄罗斯训练的民兵使用俄方提供的防空导弹击落的,俄方负有间接责任。

马来西亚则是追究乌克兰方面的责任,点名批评乌克兰不负责任地开放领空,让客机穿越战区而导致空难。

在后期调查中,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客机在坠毁前遭受过武器攻击,但至于是什么武器,何人使用至今众说纷纭。

俄方代表行使否决权

由于俄罗斯一直以证据不足为由反对西方国家的指控,所以最后联合国在决议中使用了“坠落”而非“击落”的措辞。这可不是什么“疑罪从无”,而是俄罗斯的否决权发挥了作用。

在俄乌冲突当中,俄罗斯也多次使用否决权阻止西方国家通过一些涉乌决议,这也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

在联大召开期间,美国曾带领一众西方国家多次敦促大会改革,甚至要求废除俄罗斯否决权,指责俄罗斯“利用特权威胁国际和平”。

美国总统拜登在联大演讲

四、判决结果出炉,但后续影响还未结束

根据前一次交锋的发展结果,此次结案裁决可能会带来以下几个影响:

1、俄罗斯的态度不会变,对荷兰的裁决结果不承认也不接受,不会交出涉案人员,否则将会被视为对西方的妥协,不利于前线战事。

2、西方国家可能会继续搞一些栽赃嫁祸的把戏,加大对俄污名化,炒作“俄罗斯威胁”,营造“反俄氛围”,俄罗斯虽然果断回应,但是寡不敌众,舆论战上容易陷入被动。

3、联合国可能旧事重提,再次推动相关决议,俄罗斯也会继续否决,然后西方国家借此攻击俄罗斯的否决权,试图削弱俄罗斯的国际地位。

4、加剧俄罗斯与西方的分裂,推动地区局势升级,在推诿扯皮中,停战和谈也就变得更加遥遥无期了。

对于西方推进调查,追责凶手的诉求,是可以理解的,但重点是查明真相而不是强行推动表决,否则只会进一步加剧冲突。

将人间悲剧“政治化”、“武器化”是对逝者莫大的亵渎,更是对联合国人道主义精神的践踏。在马航坠机案上,唯有追寻真相,给世人一个负责的交待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