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这句话后来被引用进马克思的《资本论》中。

《资本论》是学习金融与马克思思想的重要书籍,能够被选进这本书里,足以可见其中蕴含的哲理。

确实,资本是由于利益链条的存在而运作,利润越大可进行的资本营销也就越大,这个和人心的道理是一样的。

人的欲望也会因为对利润的渴求而逐渐膨胀,最后达到了一个无法压制的地步,做出许多错事。

在中国,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是曾经入选“中国大陆400富豪榜”的谢根荣,通过伪文物骗贷6亿元。

草根逆袭富豪

谢根荣1960年出生在浙江湖州,从小家境贫寒,他自己也不是读书的料,初中毕业就开始在社会上闯荡。

富二代子承父业发家致富多的是,但从一穷二白的白丁到一代富商,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才能了,还要有天时。

也许是运气使然,也许是真的有经商的天赋,上世纪80年代末,谢根荣做起了倒卖中俄服装贸易的生意,俗称“倒爷”。

凭借着这个,谢根荣挣到了千万资产。十几年后,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这个商机,“倒爷”的人数只多不少。

他察觉到这个行业竞争压力变大,竞争对手多的同时,利润也在变小。

资本就好像一块大蛋糕,原先只有少部分人分,自然人人都能知足富裕,谢根荣就是一开始少数敢于尝试的人。

可现在利益的甜美显现,一大堆人闻讯蜂拥而至,这块蛋糕已经不足以满足谢根荣的胃口了。

谢根荣果断从服装市场抽身,转身去发展起了啤酒业,他先是做啤酒生意,后来在1993年成立了燕山华尔森公司,专营啤酒,顶峰时期甚至有自己的啤酒城。

这个转型也给谢根荣带来了一定的利润,可是聪明的商人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没多久谢根荣想向房地产行业进军。

他盘下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一栋小楼,虽然每年的承包费都要500万,但正所谓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开在那附近的华尔森酒店着实挣到了不少。

这个做法其实很危险,如果酒店带来的收益不理想,那么不仅是上百万的承包费打了水漂,整个心血都会白费,好在这次谢根荣依旧是赚了。

有了资金,谢根荣手笔更大了,恰巧当时我国房源政策变动,开始推行商品房,他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巨大商机。

之前还有新闻报道说有一位老人在上世纪卖了自己在北京的四合院,一身抱负去了国外想要有所发展。

当然他在美国摸爬滚打后也确实创业成功,成了百万富翁,这位志气满满回到祖国的企业家,再看到自己的四合院却悔不当初。

因为当时的四合院已经涨到了上千万,是他辛辛苦苦打拼几十年也没有挣到的资产,说来确实讽刺,这也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的暴利了。

伪造文物骗贷6亿

按理来说像谢根荣这样敏锐的商人,有了钱,有了机会应该马上投入实施才对,可是他却陷入了有钱也没地方花的处境。

毕竟房源一直是寸土寸金,尤其是首都的房源,不是你有钱就可以拿到的。

差的地段没有投资价值,太高的地段不符合经济效益,在谢根荣还忙于百般周旋时,他的机会来了。

1999年,谢根荣以4.4亿拿下了北京宣武区一个名叫“东方金座”的房地产项目。

这个项目本来和谢根荣是毫无关系的,因为它早在一年多之前就被开发商预定了出去。

可是由于开发商后续资金不足,项目迟迟不能开工。最后只得以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另一家房地产公司。

而谢根荣则是用高价从那个房地产公司拿到的项目,一波三折,辗转多手总算是拿下了这个地产项目,这也是华尔森公司第一个房地产项目。

正常来说好不容易得到的项目,应该马上动工建楼才是,可是谢根荣依旧按兵不动,没有半点要开工的迹象。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谢根荣已经无力再动工盖楼了。他动用几亿资金加上平时的挥霍无度,早已没了积蓄,只能向银行借贷。

证明自己有能力向银行还贷就可以借出大笔资金,于是对古物收藏有所研究的谢根荣,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伪造古董。

瓷器陶器太过容易,内行人一眼就能鉴别,所以熟知古玩价值的他将眼光瞄准了玉器,而且是著名的“金缕玉衣”。

这种玉衣用极其精巧的玉片构成,用金线将指甲盖的玉片穿织起来,就成了贵重美观的“金缕玉衣”,一般只有皇帝或重臣才有资格穿戴。

那句“劝君更惜金缕衣,劝君莫误少年时”,说的就是这种精细精致的金缕玉衣,到现在发现的也不过二十余件,可见其有多珍贵了。

谢根荣在收藏古董名器时,一来二去认识了北京文物鉴定主任牛福忠,二人也算是老相识。

所以自己伪造文物的计划,谢根荣马上想到了牛福忠,请他帮忙打造伪文物,并承诺给予重金。

牛福忠答应了,说是伪造其实就是谢根荣找来许多散碎的玉片,再用金线缝合起来,外观看起来和真的金缕衣一模一样。

“金缕玉衣”完工后,按照计划,谢根荣找来5位鉴定专家前来鉴定,得出预估价值高达24亿,谁也想不到那所谓的文物其实只花了2万的成本。

靠着鉴定专家给的鉴定报告,谢根荣回应了银行“骗贷”的质疑,成功从银行借来大笔贷款,总计高达6.6亿。

更为可笑的是,他还凭借这笔贷款,登上了富豪榜。

结语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借来大笔资产后谢根荣,依旧没有施工完善的想法,他的一拖再拖引起了各部门的注意,最终“骗贷”事件浮出水面。

谢根荣受到了应有的审判,被判处无期徒刑。他的同伙也分别被判处十几年的有期徒刑和罚款,余生的大部分都要在监狱度过。

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保持自己的原则,谢根荣本来是一个成功人士,有光辉的前途,最后落得个遗憾收场。